總磷來源廣泛,包括生活污水、工業廢水以及農業面源等。控制總磷需要從源頭削減、過程處理和末端治理多方面著手。下面深昌鴻小編為你詳細闡述總磷的來源與控制方法。
總磷的來源
1.生活污水:人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含磷洗滌劑、排泄物等是生活污水中磷的主要來源。例如,普通洗衣粉中常添加三聚磷酸鈉作為助劑,其能增強洗滌效果,但會在污水排放后帶來磷污染。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生活污水產生的總磷量不斷上升。
2.工業廢水:眾多工業生產過程會產生含磷廢水。像磷肥工業,生產過程中會有大量含磷的工藝廢水排放;食品加工行業,在清洗、加工環節,因使用含磷的食品添加劑或清潔劑,廢水也會含有較高濃度的磷。此外,紡織印染、皮革制造等行業的廢水同樣是總磷污染的重要源頭。
3.農業面源: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農藥,其中磷肥的過量施用是農業面源磷污染的關鍵因素。未被農作物吸收利用的磷,會隨著地表徑流和土壤淋溶進入水體。同時,畜禽養殖過程中,動物糞便含有豐富的磷,若處理不當,也會造成磷元素進入周邊水環境。
總磷的控制措施
1.源頭削減:生活領域:推廣使用無磷洗滌劑,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,讓消費者主動選擇無磷產品。例如,一些城市開展 “無磷洗滌劑進社區” 活動,普及無磷產品2.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,從源頭上減少生活污水中的磷含量。
2.工業方面:鼓勵企業采用清潔生產工藝,優化生產流程,減少含磷原料的使用。比如,部分食品加工企業通過改進生產工藝,采用酶制劑替代含磷食品添加劑,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磷排放。同時,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監管,督促其進行技術改造,從生產源頭控制磷的產生。
3.農業范疇:倡導科學施肥,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和農作物生長需求,精準確定磷肥施用量,避免過量施肥。此外,發展生態農業,推廣綠肥種植,利用綠肥固氮、解磷等特性,減少對化學磷肥的依賴。對于畜禽養殖,加強糞便管理,采用堆肥、沼氣發酵等方式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,降低磷的流失風險。
過程處理
1.污水處理廠:采用生物除磷工藝,利用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釋放磷,在好氧條件下過量攝取磷的特性,通過合理控制工藝參數,實現污水中磷的去除。常見的生物除磷工藝有 A2/O(厭氧 - 缺氧 - 好氧)、UCT(University of Cape Town)等。同時,可結合化學除磷方法,向污水中投加鋁鹽、鐵鹽、鈣鹽等化學藥劑,使磷與藥劑中的金屬離子反應生成難溶性磷酸鹽沉淀,從而達到除磷目的。
2.工業廢水處理:針對不同工業廢水的特性,研發和應用專門的除磷技術。如對于高濃度含磷廢水,可采用化學沉淀法與生物處理相結合的工藝,先通過化學沉淀去除大部分磷,降低廢水磷濃度,再利用生物處理進一步凈化水質。一些磷肥廠采用石灰沉淀法,將廢水中的磷酸根離子轉化為磷酸鈣沉淀,有效去除廢水中的磷。
末端治理
1.水體修復:對于已經受到磷污染的水體,采取生態修復措施。例如,在湖泊、河流等水體中種植水生植物,如鳳眼蓮、蘆葦等,它們能夠吸收水體中的磷元素,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。同時,投放一些食藻生物,如鰱魚、鳙魚等,通過食物鏈關系控制藻類生長,防止水體富營養化,因為藻類過度繁殖往往與水體中磷含量過高有關。
2.監測與管理:建立完善的水質監測體系,可使用深昌鴻總磷測定儀對水體中的總磷濃度進行實時檢測。一旦發現總磷超標,及時采取相應措施,如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、排查污染源等。同時,制定嚴格的環境法規和標準,對企業和個人的排污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。